【所得增加、才有在都會區蓋軌道的條件!】
如果我告訴你,前瞻計畫所興建的各項服務,可能是高攀不起、或是不是一般民眾搭得起的服務,你會有什麽想法?
或者是說,如果都市居民達不到一定的所得水準,就別想蓋軌道型公共運輸系統,那你的感受又會如何?
本會的研究小組在日前一系列的透過公開的資訊,分享了目前國內各種不同公共運輸系統的成本模型;我們也提過,如果要讓民眾真的利用公共運輸來生活,應該要把「透過公共運輸、通勤距離10公里範圍」為一個參考依據,在這種條件下,其通勤成本不大於「可支配所得」的5%。這個標準,是來自於世界銀行的調查數據,各位如果去查關鍵字「Affordable、Transit、World Bank」,就會查到相關報告,也可以看到全球各地公共運輸的費率基準是什麽。
如果,我們把2015年的可支配所得5%設定為支出上限、對照同年的公車與捷運的投入成本,其實就可以算出應該要有多少15歲以上的居民比率,要用公共運輸當作主要的運輸工具。這個比較表,對照這次在前瞻計畫內有提起想在都市內興建軌道系統的縣市,我們列舉了雙北、桃園、新竹市、臺中、臺南、高雄,把每人每月的可支配所得5%放進去對照,就會得到這張比較表。
從表上我們對照就可以知道,以損益平衡的算法,臺北市在公車與捷運在整個運輸模式的使用率之中,的確可以支撐目前臺北市捷運和公車的供給成本;新北,就還要再加油;桃園的部份,調查數據會高於平衡的使用率,代表目前使用率所查到的人口,每月支付的數字會低於可支配所得的5%,但是這個數字因為沒有考量到桃園的免費鄉鎮巴士和機場捷運,如果真的算入,可能數字就不會這麼好看。
另外在臺中、臺南、高雄的部份,就連現況的使用率都無法達到損益平衡的使用率,所以地方政府需要的不只是新增需求,從「可支配所得」的控制,適度誘使民眾去搭乘公共運輸,絕對是必要的手段。尤其這三個縣市在計算的時候,考量到城鎮與土地使用分佈的議題,以高雄、可支配所得每月1,300元為例,其實不能投入全數金額於公共運輸中,分散300-500元給民眾可以騎乘機車抵達轉運站、並提供好的轉運環境,自然就能讓公共運輸更永續。
因此,如何鼓勵公共運輸使用率?手段包含:
1. 可支配所得增加
2. 交通費用在可支配所得的佔比增加
3. 青壯年人口實質增加
請問,哪個才是最務實、對民眾最有益的?是的,就是增加「可支配所得」。
恰巧,今天交通部公佈了前瞻計畫的幾個可行性報告,我們去看了目前全國幾個都市型軌道系統的「所得預測」,我們看到的在2041年、家戶所得成長率是這樣的:
.臺北:較2010年 +113%
.新北:較2010年 +113%
.桃園:較2013年 +31%
.竹市:較2013年 +35%
.臺中:較2010年 +86%
.臺南:較2011年 +76%
.高雄:較2012年 + 8%(可支配所得)
也就是說,為了滿足未來新系統的財務計畫,必須要有高的經濟成長率,才能達到不會讓未來背負債務的狀態。但是,又如何能達成高度的經濟成長率?
我們不是不敢做夢,也不希望大家都成為「均貧階級」,但是在這些計畫做出這麼樂觀的收入預測時,我們想問,沒有合適的土地規劃、沒有長遠的經濟發展模型,收入增加的「基礎」是什麽?
又,如果預測都這麼準確,又為何近幾年實質薪資一直倒退?縱使數字一直在成長,但其他的成本也不斷的在成長,那麽,又為何就肯定,民眾一定搭得起軌道運輸?
如果搭得起的民眾決定開車、搭不起的民眾只能選機車時,前瞻計畫,又何以帶給人們幸福?
如果各位去看政府預算,縱使連臺北市,目前仍然在補貼公車的營運成本;更不用說其他還追不上的縣市。別忘了,現在前瞻計畫的錢,已經都不是花你我這一代的錢,已經都開始在花下一代的錢,蓋不起、養不起、蓋了也沒那麽多人搭得起的軌道建設,真的會為臺灣帶來幸福?
參考資料:
1. 本會研究—臺灣公共運輸的單位成本比較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rnp.tw/permalink/10157034600333682/
2. 交通部「前瞻基礎建設—軌道建設」報告專區:
http://event.motc.gov.tw/index.jsp?webid=20170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