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議題在學會受邀參與行政院的普悠瑪事故調查會議上,就曾提出台鐵維修管理資訊體系過度仰賴人工作業,對於維修人工時、車輛保修週期、零件品保與壽命等管理,都沒有一個整合性的資訊管理架構。
新聞所說的iot(物聯網)是個通稱,大家手機上使用APP的各項功能,就是iot的具體運用。
如果用在維修管理上,應該要建構的是MMIS(維修資訊管理系統),這類資訊系統的運用,猶如生產製造業所使用的MRP/ERP,以便整合所有車輛維修週期、零件的補充與採購、維修工時、財務成本需求管理,這類系統在鄰近的香港、日本等鐵路單位很早就導入,在台灣則是捷運與高鐵都有採用MMIS來管理。
如果沒有把基本的馬步蹲好,建立完整可行的MMIS管理架構;隨便拿著iot打高空講到AI(人工智慧)去,完全是不實際的論述。
大橘目前的狀況都是把異常當正常在辦,人工不足過勞超時;車輛維修時間到了還不能進場段;零件要更換因程序來不及買來或批次量不夠換用等,後勤補給管理問題一堆,等到系統上線,就會發現整天都是現場無法排除的系統警訊,也就是亂大花錢買了與現場作業落差很大的系統,最終還是擺著放給他爛,私下恢復人工作業罷了。
不是買了系統就能改善既有的問題,而是應根本上去改革組織與制度面,再用資訊系統去執行有效管理/管制。反之,這類系統不會讓大家更輕鬆地去解決原本的問題,有時更會複雜化,且凸顯之前掩蓋的問題而更難以處理。
要導入這種資訊管理系統,一定要有維修與資訊實務的經驗及能力,所以,想要這麼做,就請先送人去受訓見習,把正確的資訊管理觀念帶回來再做吧!!
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2009/20200916201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