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臺鐵幹線的現況盤點】—從數據開始,就能立即改善!

對於運輸業者來說,面對過年這種時間不定、旅客需求集中的高度需求區間,利用平常與過去的統計資訊來研擬疏運計畫,其實是非常基礎的基本功。

今天大家在討論東部幹線春節一票難求的情形,所以學會研究小組特別去找出過去三年的春節期間、花蓮站進/出站人次數的資料,與各位一起討論。

在讀這張圖之前,有三個前提請大家留意:
1. 花蓮站因為是中繼車站,所以進站、出站的旅客都有包含往不同路線的旅客。以臺鐵分線統計中,北迴線的人次數大約都會是台東線的兩倍(隨著近年來陸客減少,北迴線的人次也受到顯著影響),所以方向上,大家可以大約以2:1的粗估比率,推估進/出站總人次中往不同方向的佔比。
2. 會使用2015-2017,是因為臺鐵電氣化是在2014年完成,故2015-2017的路線條件相對較為一致。
3. 請特別留意不同年假的放假狀況不同,2016年天數長、15/17年天數較短。(下面的日期用紅字、並加上底線的就是國定假日)

因此,撈出數據再整理之後,可以看到以下的狀況:

1. 就以進、出站的人次數狀況來看,其實東部民眾返鄉日,也就是小年夜、除夕兩天,其實座位需求壓力相對比較小,在春節前夕的這幾天,其實售票壓力會集中在旅客下班過後的班次,也因此,臺鐵針對跨日的夜間列車增開班次,的確有助於返鄉旅客的需求。
.
2. 真正的需求壓力,其實會出現在大年初四之後。根據數據推測,家鄉在花蓮、但在外地工作的遊子,無論春節假期長短,有蠻多需求在初四就要陸陸續續返回他們的工作崗位工作。那麽,各位可以想見,初四過後,不只是花蓮的遊子要回到工作崗位,還有來花蓮旅遊的各地都會區的民眾要返家的問題,於是,形成更大的移動壓力。

那麽,對照這樣的數據現象,以及今年交通部和臺鐵的策略,其實也可以看到幾個點,是可以「立即改善」,包含:

1. 2018年過年的供需情形原則上可以參考2017年,臺鐵大可以把實際售票區間的需求情形抓出來看,針對班次、座位數、加班車的座位配置與停靠種類(例如加班車就不停靠宜蘭、增加花蓮至臺北都會區的車票數量)進行調整。
[1/29更新,交通部針對春節輸運召開的記者會提到,東幹線列車將會開法有限度的長程無座票,並可能會再加開10班次因應需求]

2. 針對於東部加班車的部份,利用「南港站」增加轉乘的契機,增加其他運輸工具能相互轉乘的能力,增加自己列車的週轉率以增加運輸能力,這些工作都可以做,而且立即可做,立即就能改善旅客訂不到票的問題。

3. 東部民眾旅居北部地區的工作型態,其實是東部區域發展思維的重要課題。我們沒辦法拒絕民眾不移往外地工作,但是如果整個國家的城鎮發展是越來越往臺北都會區集中,那麽臺北都會區所產生的旅次需求就會越來越影響各地的自主發展,例如我們在這個統計中看到、旅遊返鄉+東部返回工作崗位的需求壓力,其實是更勝於純粹的東部民眾返鄉需求。

4. 新購車輛、新闢路線、新建系統都只是硬體層面的改善,但是如果人的思維不改,買再好的東西也沒用。因為需求是需要被解析、被理解、被誘導、被服務。

5. 東部幹線的春節返鄉與旅遊旅次供需管理是交通部的責任,因為只有交通部才能統籌臺鐵局、公路總局(國道客運)和高速公路局。

一切的源頭都是從數據開始,其實沒有那麽困難,數據雖然不是一切但是是做決策很好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