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公共運輸平權,發自於心,也要出於行動

學會長期關心及研究台灣公共運輸發展的平權議題,也在軌道、公共運輸、私有運具發展、國土平衡議題上,不斷強調並非建設就是平權。日前台北市柯市長有關北高公車服務的失言風波,正好讓大家再來檢視,如果從公車的角度,怎麼看待交通平權議題。

學會表示,要蓋得起,也要養得起,捷運如此,公車如此。當大家在台北都會區享受捷運與公車網路系統的便捷時,常常忽略在方便的背後,往往需要大量的成本支應著。

政府預算中,我們如果去找「經常門」相關的預算,其實代表的就是經常性、必須要「養設施或是養服務」的支出費用。這些錢沒辦法創造政績,少數可以拿來當成「成果」的,大概就是「虧損路線一條不減」,或者是「公車票價OO年不漲價」這種政治承諾。但是,成本依然是開銷項目,因此在政府預算中,就可以看到這一類型補貼預算的開銷,以維持首長的政治承諾。

學會試圖依據預算書,將2020年,台灣兩端的雙北與高屏兩都會區的公車營運相關預算取出。這些預算沒有新購車輛,沒有興建新的轉運站或是站牌,只有負擔平常維持營運服務的費用,再加上維持公車動態系統的費用。如果我們把這一類每年花費的預算平均在每位設籍民眾的身上,可以發現,為了維持雙北便利的公車環境,政府對平均每個設籍民眾花費將超過500元,甚至1000元以上;但到了高雄,這個預算剩下每人300元,屏東,僅有100元。

例如到了屏東,只要政府投入到跟高雄市一樣的每人300元,就足以讓民眾享有更好的服務,可以讓更多人放棄私有運具。但是在屏東,公車要基本23元起跳,花的比雙北多,但雙北公共運輸有點可靠與便利,屏東卻通通沒有。

不是建設就是平權,也不要懷疑為何下一代一定要北漂,基礎公共運輸的公車服務,其實凸顯政府對於地方基礎服務的重視程度。地方父母官真心要談平權,不只是公車,每一項基礎基礎設施,都該因地制宜地被認真審視與管理。

#APP才不是重點

#養得起路線更重要

#北市養動態的錢幾乎等於屏東的虧損補貼



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普悠瑪降速難救 台鐵員工:問題在材料

 2020-08-27 01:12 聯合報 /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

對於台鐵擬取消普悠瑪號過彎傾斜,台北往返台東的行車時間可能增加十分鐘,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表示,如果普悠瑪取消傾斜機制,其實在西部走廊也能投入運用,對於台鐵新城際列車正式投入前,也許能增加運用彈性。但也有鐵道專家說,當初引進普悠瑪跟太魯閣號,就是希望不用降速過彎,進而縮短行車時間,現在又要為了安全改回去,犧牲的永遠是東部民眾。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說,台鐵自二○○八年引進傾斜式列車迄今已超過十年,傾斜式列車對於台鐵的優點與缺點應能清楚的辨別。因此普悠瑪案例,應能讓台鐵更清楚旅客的需求,究竟是要追求過彎取得的快速但不能站票,還是要能站票卻可能較晚抵達,值得台鐵和相關單位仔細衡量。

另名不具名鐵道專家說,東部人在意的是一條可以安全回家的路,當然有位置最好,時間能夠愈短更好,改善過彎速度之餘,能不能提高容量,讓有需求的民眾順利買到票,這也是台鐵應該思考的點。

台鐵司機員吳長智說,普悠瑪號根本問題是材料,即使過彎降速,材質無法負荷,故障問題還是會存在,解決之道還是要請原廠做確實改善,而不是一句保固時間到了,然後一切責任都沒有,這樣材料問題永遠不會消失。

經常往返台北花蓮的鍾小姐說,普悠瑪號相較其他車種快上許多,站在安全考量,增加行車時間不會有意見,若能因此提升搭乘舒適度,也是好事。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台鐵行駛中噴零件 砸中橋下車

 2020-08-14 00:51 聯合報 / 記者邱瓊玉、王燕華/連線報導

台鐵邊行駛邊「噴寶」?宜蘭一名李姓男子十一日開車經過冬山鄉成興路的台鐵高架橋下方,左側車門突被不明物體擊中,當下嚇出一身冷汗,事後報警調閱監視錄影器,才發現「凶手」是當時行駛過去的台鐵觀光列車GE機車牽引馬達齒輪箱加油口蓋,讓苦主李男直呼「太誇張」。

接獲陳情的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發文說,「如何做個聰明的用路人,閃避技能要滿點」,反諷味十足。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呼籲,台鐵風險管理應秉持公正、安全精神處理,才不會讓零星事故成為冰山一角;台鐵則說,已請宜蘭機務分段長前往了解,並向當事人致歉。

李姓男子說,當天他由東向西沿成興路行駛,經過台鐵陸橋下方,聽到有東西砸到的聲音,嚇了一跳,趕緊停到路邊查看,發現左側車門受損,因對面沒來車,他回頭一看,路上有個類似零件的異物,報警處理,調閱監視器發現當時正好有火車經過,後來經站務人員內部確認是火車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