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航空城捷運線 學者:感覺比較像在炒土地

航空城捷運線 學者:感覺比較像在炒土地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2011.07.29 02:56 pm

交通部二度通過桃園航空城捷運線可行性研究,並已報到行政院,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發言人任恆毅認為,交通部草率同意,最後可能會賠錢。

他也批評,交通建設的自償率評估就像在「畫餅」,是在描繪一個「最好的情境」,數字可以操控,但不一定能夠達成。他舉高鐵和高雄捷運為例,當初推估的運量都很樂觀,但現在仍然達不到預估運量。

「國家沒有什麼錢了,錢要花在刀口上。」任恆毅說,高雄、台南、台中、桃園大家都想要蓋捷運,但問題是真的有效益嗎?他直言,桃園航空城捷運線,感覺比較像在做土地、房地產炒作。「政府人物有影響力就同意,這是一種偏差、謬誤!」

任恆毅說,當初高雄捷運完全符合捷運興建的要件,高雄市政府評估也認為有效益。但現在證明,高雄捷運是個失敗的案子,除了上下班尖峰時段人比較多,其他時間很少人搭。

他指出,桃園縣其實早有既有的軌道路廊,與其花大錢蓋一條新的捷運,不如善用現有的鐵路設施,把過去運煤到林口電廠的桃林鐵路,重新規畫成中運量或高架捷運,以目前沿線的人口數,運量應該也不小。但他研判,桃林鐵路沿線土地開發價值低,桃園縣政府「可能興趣不大」。

【2011/07/2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本會發言人受邀,今(7/28)晚上七點公共電視live 討論中國高鐵事故

溫州高鐵撞車 中國民怒狂飆
搜救草率毀屍滅跡 救災荒腔走板 國際瞠目結舌

來賓: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發言人 任恆毅
資深記者 亓樂義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
視訊連線:八九民運領袖 王 丹

連結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另類拼裝車 專家疑品管失控

2011-07-25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發言人任恆毅和鐵道專家鄭銘彰都說,大陸近年積極發展高速鐵道,拚通車、也拚各項指標全球第一,很可能因此壓縮列車可靠度測試時間,品管容易出問題。

成大交管系教授鄭永祥認為,除非自動防護、號誌系統和後端行控中心全部都失效,否則不太可能會發生列車追撞意外。大陸應針對各種天候或人為狀況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任恆毅說,陸方初步歸因事故是雷擊所致,但他認為難逃人為疏失。大陸軌道系統不至於沒有相關自動防護系統,就算防護系統故障,若行控中心接收不到路線上列車相關資訊,在狀況不明情況下,也應通知列車駕駛先停駛。

鐵道專家鄭銘彰說,大陸高鐵「量」不斷發展,但「質」的控管可能沒跟上腳步,通車前的可靠度、安全和壓力測試都可能不夠精細完整,懷疑品管出問題。

他表示,大陸高速鐵路發展過程不斷強調各項系統自製,但其實是「混合體」,列車、機電系都有參考日本或德國技術,又融合自己研發或經驗來改良,通車前更需要縝密試車。

任恆毅也說,有國外專家直指大陸同一條軌道甚至出現兩種保安系統,難怪會出問題。


引述自中國時報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拆除臨港鐵道與減碳運輸的衝突

鐵道國土學會呼籲提升路線品質,勿貿然拆除臨港線鐵路

台灣的第一大港,高雄市的台鐵高雄臨港環狀線鐵路,由於高雄港埠運輸朝向公路政策傾斜,在本月12日零時起,通告停止並拆除第二臨港線與草衙車場、貨櫃線等,以配合國道新建工程局「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施工需要。另,北部的基隆港,也配合都市更新拆除基隆車站改建,並且把原有的臨港鐵路廢線。使得港口的鐵道運輸幾乎全數消失,原有的運輸則全成了高耗能、高排碳的公路運輸取代,整體政策仍鼓勵機動車輛的成長而興建高架道路,全然看不出政府改善高耗能運輸,走向低碳運輸的具體作為與決心。


高雄臨港線預留的雙軌路基,可作為地下或高架鐵路施工的腹地,不應該隨意挪作他用.

以高雄臨港線來說,這條路線原本環繞高雄市區,但在本地產業轉型或外移的情況下,沿線廠家多遷移或關廠而使得鐵路本身的運輸收益日減,台鐵在交通部對於鐵道運輸取代貨櫃車、卡車的低碳運輸缺乏後續規劃的情況下,與高雄市府聯手把鐵路一一停用拆除,原本的仍仰賴鐵道運輸的大宗貨如穀物(黃豆、小麥、玉米)或者煤炭、散裝水泥、貨櫃等,在沒有通盤運輸規劃的情況下,全都變成了壓損路面、製造空污與粉塵,橫衝直撞相互爭道的卡車及拖車;這樣的情況持續惡化之後,又要拆了鐵路蓋高架公路企圖飲鴆止渴,實在看不出主管的交通部以及高雄市都發部門,樂於拆鐵軌蓋公路,弄點鐵道文化跟自行車道、出賣公有找資本家搞都更外,何處是基於「節能減碳」,平衡鐵道與公路運輸發展的專業作為與規劃呢?

臨港線前鎮車場以及高雄機廠用地,可配合鐵路提升發展為另一個立體化高雄車站,兼具轉運以及通勤用途

以即將拆除改的高雄第二臨港線為例,連結著尚未停用的臨港線東段,在寸土寸金大都市中留有雙軌的路基,是相當珍貴的改建用地;如能配合港區鐵道路網改善,把市區的臨港線段立體(地下或高架)化,並將原有的臨港線路線尾端通中鋼台船廠區的部分繼續延伸到林園、東港、大鵬灣設站,到林邊接回目前的台鐵幹線。將來,高雄臨港線可提升為客貨兩用鐵路,成通往南迴、墾丁的鐵道捷徑,發展沿線鐵道觀光文化事業外。港市的公路運輸也應該規劃大批批次量的貨物仍應該以鐵道運輸來抑制公路以及機動車輛的無限制擴張。

政府常把「改革」放在嘴邊,但如何能善用既有的資源,逐步提升改進,縮減私有運具所造成的能源耗損與碳排放,並盡量減少大型車輛對於路面、交通秩序乃至於都市環境的破壞,仍有賴專業的運輸、都發以及環境的專業分析投入。

世界各大港埠都市多不貿然將鐵道全面廢除而改由高污染的公路取代;然,傳統鐵道如何能夠符合都市環境與運輸品質的需要?交通部門與地方政府發揮該有的專業素養,好好思考一個百年的運輸與都市發展大計才對。


本會新聞連絡人(發言人):任恆毅常務理事 行動電話:0919-62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