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高鐵磁吸效應

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高鐵發展在各國的經驗,其實並不是帶來國土發展平衡,而是更加的加強核心都市的磁吸效應。

1964年日本發展世界第一條高鐵-東海道新幹線,本來也是一套論述是從東京往各地延伸新幹線路網,就可以把國土發展平衡,但這個觀點在他們發展新幹線50年之後,日本人之後也承認這是不對的,日本的狀況就是東京形成一級國土構造的磁吸效應,就是大家說的"天龍國",新幹線路網把國家資源與人流更加集中到東京去,其他的都圈都受到壓抑,這也是發展多年後對新幹線(高鐵)路網的省思。

鍾老師的意思,是高鐵通車12年來,台灣的產業重心都偏重在台中以北,人口與薪資也都這樣傾斜,以前高屏地區受益於石化下游的塑膠工業,產生很多中小型企業,就近從台塑等購買塑膠原料,以射出成型或高週波,生產石化下油的塑膠週邊產品,如玩具/文具/小五金/塑膠用品等,形成台北接單,南部生產出口的產業脈絡,有了產業也有了工作與薪資水平;所以台北到高雄屏東就有很多商務旅次,這是早期高鐵規劃時最考慮的客源。

1990年代之後,台灣因為人工成本上漲,中國改革開放帶動經濟的崛起,原本中小企業都西進中國大陸,或者前往越南,所以高屏的產業就此空洞化,生活消費雖低,但是薪資與工作機會就相對少。而台中以北則是電子半導體的管理/設計與生產核心,所以提供較高階工作與薪資水平,就把人都吸走,成為所謂的北漂族。

但上面的問題,是無法用高鐵延伸去解決的,且高鐵通車也沒讓高雄發展起來,甚至把第二大都拱手讓給了台中。

高鐵因為單位票價很高,延伸到屏東如果只是讓小孩子被磁吸到中部以北上班,放假回來看老父母的話,延伸路線過去也無法保證大家都買得到票,因為需求太集中於假日,平日如果沒有商業活動的交通需求,那高鐵肯定會是很賠的。

上述的情況,如果大家有去日本新幹線,不只相同旅程費用是台灣的兩倍,新幹線車上的旅客多半還是退休老人與商務旅行者居多。年輕人因為高票價,多半選擇便宜不具時間效益的城際高速巴士。

產業發展與交通需求是一體兩面,如果先把高屏的產業重新整理好,平衡南北的差距,在某種程度,應該是好好把南高屏三縣市的產業與都市機能好好整理,考慮把小港國際機場遷建或改善,在高雄要建構區域航空人流與物流中心,讓高屏的薪資水平能拉到跟台中以北接近,吸引年輕人能回來,也許白天在高雄工作,晚上回優質的屏東生活圈生活。

如果是這樣,那應該是從航空運輸的角度開始,再來建構高屏間的各種運輸網絡才是。

高鐵的建設,只是加強了核心都會區的磁吸效應問題,把路線蓋去屏東,說的是交通平權,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帶來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年輕人還是得上中北部尋求更高的薪資與未來時,這個平權的說法,就變得完全不值一看,而且也不是一個尊重專業的政府,用一堆政治話術,這麼隨便看待的事情。

※延伸閱讀:600億給屏東人 你選擇高鐵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