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鄰近營運路線」的防護,建請台鐵效法與落實

以運安會目前所公布的相關現場情形來看:

1. 障礙物入侵軌道到撞擊只有2分鐘,既有通報系統仍難以即時反應通知到列車號誌系統。

2. 如果障礙物是一群輪胎,是落石,只要導致列車出軌,事故危害結果仍可能一樣慘重。 

隨著台鐵事故的現場資料陸陸續續被揭露,慢慢可以拼湊出原本設計為減災的工程,卻造成台鐵最嚴重事故的致災意外。其實,防止障礙物侵入的機制,全世界軌道系統都有,就要端看台鐵要怎麼做。

以鄰國日本為例,針對於路線中施工、以及營運中路線的鄰近施工,其實是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營業中的路線,以最外側運轉路線的中心線為基礎,往外推移3公尺的範圍、這一段稱為「營業路線」的保護範圍。如果在這一段路線中施工,必須要有專門的證照、而且在深夜時才能進行。 

在營業路線保護範圍以外,就會分為「比營業路線高」或「與營運路線同水平面 / 低於營運路線」的鄰近路線的施工作業。與營運路線同水平面(或更低)的施工範圍,原則上是以營業路線往外算、水平延伸至少5公尺的範圍都算是鄰近施工;但如果施工的水平面比營業路線高,則安全防護範圍就要算上路線到工程地帶的斜坡、以及到工程位置再水平延伸5公尺的範圍,範圍會延伸非常大的區域。 

還有一句警語:如果重機具翻倒會影響路線,縱使不在鄰近施工作業的範圍,也必須被計入鄰近路線的施工作業。 

一旦在鄰近路線施工作業的範圍,都需要和鐵路營運業者訂立「鄰近施工協議書」(請參閱以下分享的JR西日本網址)

https://www.westjr.co.jp/company/business/kinsetsukouji/ 

不只是施工前的作業,現代運輸系統著重的營運中工程作業,還有「安全管理系統(SMS)」,必須確保軌道營運者、工程監督者、工地施工者等相關人員對於工程影響範圍與風險能清楚認知,依據危害風險的高低進行風險減低策略。以營運中路線的邊坡施工為例,建置施工圍欄、架設以鋼纜為感應系統的邊坡異物偵測系統,早已是全球軌道業者在營運中路線近乎共識的防範機制,因為列車輕量化、班距密、軌道系統大量輸送的特性是軌道績效的證明,伴隨的自然就是更難以承擔任何一次重大意外事故的損失。 

在高風險的路段中,不管是不是在施工,必要時要求有能力(人/裝備)即時看守;或者是,在這一類不可能靠著列車駕駛以目視方式即時煞車的路段中,如果因為施工有障礙物入侵的風險,就要讓列車在該工程區間中減速行駛。

這些措施與作為,都必須付出對應的建置、維護與人力管理成本。安全是有代價的,需要找人,需要付出金錢成本,但付出心力,安全可以讓民眾信任並愛用台鐵。高鐵、捷運都能做到的安全防護水準,就代表台鐵也做得到。剩下的課題,仍然是組織、預算、制度,以及上位與營運者的決心了。